新闻动态

国军连长率部起义,乞讨走完长征,1952年毛主席认出他:你去哪了
发布日期:2025-02-05 12:56    点击次数:190

那时,治理水患成了毛主席心头大事。他下定决心,从次年开始,务必逐一解决水患,将危害转化为造福百姓的水利资源。

为了达成目标,10月25日,毛主席从北京启程,亲自前往黄河的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30号那天,毛主席在黄河边考察完毕后,乘坐专车抵达了开封。

刚迈出车门,毛主席一眼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不是曾经在井冈山上担任特务营长的那位同志吗?毛主席兴奋地问道:“二十年没见了,这些年你都去了哪些地方啊?”

简单一句话,却深深透露出毛主席对这位同志的深切关怀与挂念。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的过往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毕占云来自四川广安的一个贫困家庭,家里条件太差,他16岁就离家参军,开始了军旅生涯。

北伐时,毕占云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一路晋升,最终成为了国民党新八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二营的营长。

1928年,为阻挡红军攻打湘东南,国民党紧急调动毕占云,让他临时听从湖南军阀阎仲儒的指挥,前往平江驻守防卫。

那时,国民党开展了“清党”活动,有人向阎仲儒透露,毕占云的队伍中有两名连长是共产党成员。

随后,阎仲儒向毕占云下达了严令:要求对那两名连长执行纪律处分,即予以处决。

毕占云其实早就知情,那两名连长是共产党员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秘密。

毕占云早就发现,他们不仅教士兵唱《国际歌》,还频繁秘密进行革命活动,这些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北伐时期,毕占云就对共产党有所认识,所以,他并未过多干涉那两名共产党员私下进行的活动。

然而,现在上级直接下令要求他执行处决,他不能再含糊其辞、得过且过了,必须严格按照命令行事。

当晚接到紧急命令后,毕占云立刻召集了两名连长,与他们进行了紧急而深入的交谈,商讨对策。

他问道:“大家能不能猜到,我把你们召集到这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两位连长都摇了摇头,表示否定,他们的动作一致,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对这个提议或情况,他们都不赞同。

接着,毕占云从上衣兜中掏出那份秘密指令,对大家说:“来,都来瞧瞧这个!”

两位连长看完后,震惊不已。毕占云收起密电,说:“共产党怎样我心里清楚。但上级要求明天团部清党,我这个营长,只能请你们离开了。”

随后,毕占云从兜里摸出十几块银元,递给两位连长说:“这点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赶紧离开队伍吧……”

毕占云伸出援手,让两位连长非常感激。但他们也忧虑起毕占云的未来:“营长,我们离开后,你该怎么办?会不会受到牵连?”

“我们是过命的交情,别提什么连累。你们放心走,我有对策。”毕占云坚定地说。

不出所料,两位连长深夜不辞而别,团长大发雷霆,发誓要撤掉毕占云的职务,并彻底调查此事。

毕占云坚决否认自己知晓那两名连长的真实身份,也一口咬定自己并没有放走他们。

此外,毕占云对团长直言道:“连长以上的军官全由你提拔,责任在你。咱们一起去找吴尚军长,把事情说个明白。”

听到毕占云的话,团长生怕上级会责怪自己,只能无奈放弃追究。这样一来,毕占云侥幸避开了一场麻烦。

然而,此事却让上级对毕占云产生了怀疑。不久后,毕占云跟随阎仲儒的部队前往安仁地区,任务是拦截朱毛红军的行进。

同时,为了清除反对派、积累财富并增强自身力量,蒋介石决定精简部队规模,下令进行队伍缩编。

毕占云因被怀疑放走红军,受到惩处,他的营被缩减成了一个连,他本人的职位也从营长降为了连长。

接着,毕占云被调往湘南桂东地区,任务是加速对朱毛红军的围剿行动,实际上是要他们打头阵,成为“剿共”的先锋部队。

毕占云被这件事气得不行,再加上他们还总被湘军瞧不起,这让他心里更加憋屈和难受。

这时,身为秘密党员的8团团部副官找到了毕占云,用革命理念与他交流,耐心地进行思想引导。

面对排挤、欺压和军饷被扣,毕占云心生退意,他毅然决定寻找新出路,气愤地表示:“这种日子我过够了,我要去投身革命!”

不久,这件事就被阎仲儒知道了,差点让毕占云丢了武器。接着,毕占云被调往井冈山南边的桂东县工作。

这里曾是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的热土,到处张贴着“红军官兵平等,严禁打骂!”“诚邀敌军士兵加入红军”等醒目标语。

毕占云和他的手下们都被深深打动了,心里充满了感慨。他们意识到,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

当毕占云随阎仲儒去围攻红军时,毛泽东、朱德等红四军领导正在桂东县的唐家大屋紧急召开会议。

毛泽东迅速指挥大家撤离,同时安排胡少海和林彪带领部队拦截敌人,确保撤离顺利进行。

那时候,胡少海带队阻击后撤退,不料被敌军包围。幸运的是,他们正好撞上了毕占云的部队,两队人马就这样意外地汇合了。

毕占云迅速下令,让士兵们只向天空射击,这样一来,胡少海的部队便顺利地从包围中突围了出去。

阎仲儒对这事又起了疑心,决定再次调查毕占云。然而,毕占云还是机智地把事情圆了过去,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毛主席和朱德等人带领红军主力从湘南返回井冈山时,在路上抓了一伙在遂川左安地区为非作歹、抢夺百姓财物的敌军。

审讯结果显示,被抓的敌军都是毕占云的士兵,因缺乏给养,他们不得不四处抢夺财物,以此来维持基本生活。

那时候,毛主席强调对待俘虏要友善,不能打骂或杀害,反而要好好款待,耐心教育他们,并讲述红军的纪律和规定。

所以,这些人对红军有着极好的印象,觉得他们很不错。

何长工亲自询问俘虏敌军情况,得知毕占云有意投诚,他迅速将此消息报告给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

经过毛主席和朱德等人的慎重讨论,他们决定释放这批人,并归还他们的武器,让他们重获自由。

朱德和陈毅共同致信毕占云,恳请他离开错误道路,加入井冈山队伍,与众人并肩作战,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占云阅罢部下带回的信,心情无比激动,对那两位老乡真心实意的规劝,他深感感激。

毕占云仔细考虑了很久,终于拿定主意,不再徘徊。他毅然决定前往井冈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去!

毕占云迅速派遣四川籍亲信副官蔡大金前往江西省遂川县,目的是与当地驻守的红军部队取得联系。

毛主席特别看重这次起义,他叮嘱陈毅亲自出马,去和蔡大金商量,一定要让这次起义顺利成功。

陈毅根据毛主席的安排,率领一个连队前往遂川的黄坳村,目的是与蔡大金见面,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和工作。

会面商议起义后,陈毅激动地紧握蔡大金的手说:“蔡大金同志,请告知毕占云,毛泽东和朱德同志非常期待他们早日加入井冈山!”

蔡大金兴奋地表示:“陈主任的吩咐,我一定会好好传达给他人的!”

回家后,蔡大金马上找毕占云详细讨论了起义的计划细节,确保每个环节都安排妥当。

然而,因为保密措施不到位,毕占云起义的消息迅速走漏,很快就传到了阎仲儒的耳中。

阎仲儒迅速作出指示:要对毕占云实施紧密的监控与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毕占云正和三位连长围坐地图旁,商量起义路线,突然,门外响起一阵嘈杂声,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毕占云觉得事情不对劲,连忙冲出门查看。结果发现,手下抓住了十几个穿着便服、携带武器的陌生人。

审问后得知,这些人是桂东县“清乡”总队的队员。此外,毕占云还在他们身上找到了一封信,信中内容有待进一步查证。

听说毕占云并无叛变之意,但仍有所动作。我们营接到阎师长的秘密指令,计划于明早五点发起行动,目标是彻底消灭毕占云部队。

读完信,毕占云脸色骤变。幸亏他事先有所准备,否则这次起义恐怕凶多吉少,就连他和手下将士的性命都可能搭上。

这时,毕占云心里明白,不能再拖延了,他果断决定,必须立即发动起义。

毕占云带着队伍从寒口山庵提前发动起义,他们计划前往汤湖村,在那里等候红军前来支援会合。

出发前夕,毕占云给每位战士发了三枚银元,他真挚地说:“这点钱虽少,却代表我的一片心意。望大家齐心协力,一起为国家渡过难关!”

军饷分发完毕后,毕占云果断下令,全军迅速行动起来,步伐匆匆,开始了一场紧急的行军。

与此同时,在井冈山上的毛泽东,心里始终挂念着毕占云那边的动静,时刻着那边的最新情况。

毛主席问陈毅:“毕占云那边现在进展如何了?”

陈毅表示,原本打算下个月30号在汤湖等他们,但现在他们已在桂东寒口村安顿,预计很快,也就是明后天,就能收到确切的消息了。

朱德在一旁关切地问:“你觉得能行吗?毕占云他们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你有没有十足的把握?”

陈毅对毕占云起义的决心深信不疑,但对于是否会遭遇困难,他心里也没底,难以准确预测。

这时,毛主席迅速决策:“阎仲儒的两个团分散在桂东,他非常多疑,可能会对毕占云不利。我们必须立刻行动,主动前去支援他们。”

陈毅迅速行动,立刻安排队伍,打算前去支援毕占云,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在陈毅的部队还未抵达时,毕占云带着队伍快速行军好几个小时,一路顺畅无阻,最终成功到达了汤湖。

此刻,毕占云心里焦急万分,他感到十分紧迫,思绪乱作一团,急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提前四天到达,打破了原定计划。若在此等四天,阎仲儒的部队一到,他们全体都将陷入灭顶之灾。

为确保万无一失,毕占云迅速召集了几位连长紧急开会,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然而,众人商议许久,始终未寻得妥善对策。正当大家陷入困境时,红军队伍的身影在远处显现了。

其实是陈毅迅速骑着快马赶到了现场。他来得十分及时,一点也不耽误事,整个场面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有序。

此刻,所有官兵都兴奋异常,脸上洋溢着笑容,甚至有人因过于激动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毕占云紧紧握住陈毅的手,激动地说:“我之前还一直担心你会有闪失,现在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多了。”

话未说完,陈毅已放声大笑:“这全是毛主席的神机妙算啊……”

当毕占云率领着100多名手下步入会场,整个场地瞬间被如潮水般的热烈掌声淹没,欢呼声此起彼伏。

欢迎仪式上,朱德、毛主席等领导对毕占云及其率领的部队表达了诚挚而热烈的欢迎之情,现场气氛热烈。

朱德郑重宣告,毕占云所率部队将整编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的特务营,直接隶属红四军,并由毕占云本人担任特务营的营长。

接着,陈毅询问毕占云是否遇到什么难题,可以讲出来。毕占云回答说:“只要到了井冈山,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那时候,红军处境极其艰难,许多战士连过冬的棉衣都缺,大冷天只能穿着两层单衣。就连朱德军长,也只能踏着草鞋行军。

然而,当陈毅瞧见毕占云和手下衣衫破旧,便立刻给每人分发了两块银元,吩咐他们去置办些新衣裳。

之后,毛主席常去特务营,深入了解情况,关心毕占云和战士们的日常与任务,并为他们进行政治辅导,极大地振奋了大家的精神。

1934年,红军在第五次对抗国民党“围剿”中失利,随后决定进行大规模转移,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那时,毕占云接到命令,带领部队负责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安全转移。

在那段时间里,毕占云边打边撤,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还沿途向群众宣传,鼓励他们送亲人加入红军,壮大队伍。

撤退路上,毕占云的队伍不断有人加入,从最初的不足百人,慢慢壮大成了两个团的规模。

毕占云把麾下两个团的新兵都转交给了红军的主力部队,由他们统一指挥和调配。

之后,毕占云被委以中革军委部队设备司令的重任。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他迎难而上,组建大型设备队伍,夜以继日地顶着风雪工作,全力确保部队露营所需。

随后,毕占云接到新任务,匆匆前往红八军并担任了参谋长一职。

部队抵达贵州后进行了重组,红八军部分士兵并入红五军团,队伍得以壮大。同时,毕占云被任命为军委工科的新科长。

红军进入草地后,情况变得越来越严峻,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断加剧,生存环境愈发恶劣。

天空中,敌军侦察机不断扫射轰炸;地面上,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地方反动武装也偷袭不断,部队人员伤亡惨重。

为了确保红军的实力不受损,上级作出决定,让大家分开行动,这样可以让敌人难以发现,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毕占云所在的队伍刚踏入藏区就遇袭,队伍散了。他孤身一人在黑夜中摸到一户藏民家,寻求掩护。

毕占云因为语言障碍,无法直接说话交流,所以他只能依靠手势动作来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意思。

经过一番努力沟通,藏民们终于明白了他的意图,纷纷向他投来理解与支持的目光,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毕占云为避开敌人搜捕,白天披上白羊皮,藏在雪山树丛里。等到夜晚,四周安静下来,他才悄悄回到藏民家中休息。

那段日子,毕占云时常怀念战友和首长,梦里总是一次次重回红军队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无情。毕占云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依旧孑然一身,泪水常常不自觉地滑落脸颊……

毕占云迫切希望重归红军行列,于是毅然决定踏上寻队之旅,誓要早日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他装扮成藏民、僧人、赶马人,有藏族朋友一路保护,顺利抵达了黄河岸边。

遇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岗哨检查时,毕占云会假装聋哑,巧妙避开询问,一一闯过那些危险的关卡。

然而,要找到红军队伍并不容易。那时,许多掉队的战士,都没能再次加入队伍,从此与队伍失之交臂。

毕占云凭借惊人的决心,一路向贫困百姓打听红军消息,同时四处搜集国民党的旧报纸和传单,想尽办法寻找红军队伍的踪迹。

抵达兰州后,毕占云发现身上的钱和干粮都用光了,而且还没见到红军的踪迹。但他没有气馁,依然坚定地继续寻找红军的下落。

之后,毕占云只能沿途乞讨,好不容易到了西安,却发现那里的境况比兰州还要糟糕,这让他始料未及。

毕占云继续乞讨,辗转到了陕北的洛川。在那里,他终于打探到了红军的下落。

当那位曾经的首长再次遇见毕占云时,已经完全认不出眼前的他了。岁月流转,变化太大,昔日的模样早已不再。

毕占云已经很久没剪发换衣了,这时他全身长满了疮,脓血不断流出,散发着刺鼻的臭味,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糟糕。

发现眼前的流浪者竟是毕占云,首长与战友们深感震惊,纷纷难过落泪,大家聚在一起,难掩悲伤,失声痛哭。

毕占云凭借对党和红军的无比忠诚,历经重重困难与挑战,最终成功找到了红军队伍,这份坚定的信念是他克服困难的关键。

回到部队后,毕占云先后担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长和冀东军区司令等重要职位。

在解放战争时期,毕占云积极参与战斗,他先后帮忙拿下了河南许昌,还成功阻挡了前来增援开封的国民党第18军。

淮海战役打响后,毕占云担任支前总指挥,他组织豫皖苏边区的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资金,全面保障淮海战役顺利进行。

在那段时间里,豫皖苏军区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物资:粮食1.5亿公斤,柴草3.25亿公斤,担架超30万副,肉和油100多万公斤,还有蔬菜50多万公斤。

淮海战役打赢后,陈毅感慨道:“这场大胜,全靠人民群众用小推车一点一滴地支持,才最终取得。”

毕占云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理解得更为透彻,能够从更深层次去把握和分析问题的本质。

多年来,毕占云始终勤勉工作,默默奉献,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未能有机会与毛主席见面。

1952年,毛主席前往开封视察,时任省军区副司令员的毕占云协同当地领导,一同热情迎接了毛主席的到来。

毛主席一下车,立刻认出了毕占云。他兴奋地问:“老战友,离开井冈山后你去哪了?二十年没见,你精神头还是跟当年在井冈山时一样足啊!”

那天晚上,毛泽东主席在院子里和毕占云深谈了很久,他们聊了许多话题,内容广泛而深入。

1955年,毕占云将军被授予中将头衔,并获得了代表荣誉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资讯